
实施要点
整理:正确的价值意识——“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整顿:正确的方法——“3要素、3定”+ 整顿的技术
清扫:责任化——明确岗位5S责任
清洁:制度化及考核——5S时间;稽查、竞争、奖罚
素养:长期化——晨会、礼仪守则
推行步骤
步骤1:成立推行组织
步骤2:拟定推行方针及目标
步骤3:拟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法
步骤4:教育
步骤5:活动前的宣传造势
步骤6:实施
步骤7:活动评比办法确定
步骤8:查核
步骤9:评比及奖惩
步骤10:检讨与修正
步骤11:纳入定期管理活动中
实施方法
1.1抽屉法:把所有资源视作无用的,从中选出有用的。
1.2樱桃法:从整理中挑出影响整体绩效的部分。
1.3四适法:适时、适量、适质、适地。
1.4疑问法:该资源需要吗?需要出现在这里吗?现场需要这么多数量吗?
2.1 IE法:根据运作经济原则,将使用频率高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2.2 装修法:通过系统的规划将有效的资源利用到最有价值的地方。
2.3 三易原则:易取、易放、易管理。
2.4 三定原则:定位、定量、定标准。
2.5 流程法:对于布局,按一个流的思想进行系统规范,使之有序化。
2.6 标签法:对所有资源进行标签化管理,建立有效的资源信息。
3.1三扫法:扫黑、扫漏、扫怪。
3.2 OEC法: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4.1雷达法:扫描权责范围内的一切漏洞和异端。
4.2矩阵推移法:由点到面逐一推进。
4.3荣誉法:将美誉与名声结合起来,以名声决定执行组织或个人的声望与收入。
5.1流程再造:执行不到位不是人的问题,是流程的问题,流程再造为解决这一问题。
5.2模式图:建立一套完整的模式图来支持流程再造的有效执行。
5.3教练法:通过摄像头式的监督模式和教练一样的训练使一切别扭的要求变成真正的习惯。
5.4疏导法:像治理黄河一样,对严重影响素养的因素进行疏导。
实施难点
1.员工不愿配合,未按规定摆放或不按标准来做,理念共识不佳。
2.事前规划不足,不好摆放及不合理之处很多。
3.公司成长太快,厂房空间不足,物料无处堆放。
4.实施不够彻底,持续性不佳,抱持应付心态。
5.评价制度不佳,造成不公平,大家无所适从。
6.评审人员因怕伤感情,统统给予奖赏,失去竞赛意义。
实施意义
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TPM(全员参与的生产保全)的前提,是TQM(全面品质管理)的第一步,也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证。
5S现场管理法能够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有了这种氛围,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实施ISO、TQM、TPM等活动的效果是隐蔽的、长期性的,一时难以看到显著的效果。而5S活动的效果是立竿见影。如果在推行ISO、TQM、TPM等活动的过程中导入5S,可以通过在短期内获得显著效果来增强企业员工的信心。
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5S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管理者对现场管理认识的高低,这又决定了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ISO、TPM、TQM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推行。通过5S活动,从现场管理着手改进企业“体质”,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效用
1、5S管理是节约家,实现了成本优化。
2、5S管理是最佳推销员,提升了企业形象。
3、5S管理不仅是安全保障者,也是品质守护神。
4、5S管理是标准化的推动者。
管理案例
项目背景
某著名家电集团(以下简称A集团),为了进一步夯实内部管理基础、提升人员素养、塑造卓越企业形象,希望借助专业顾问公司全面提升现场管理水平。集团领导审时度势,认识到要让企业走向卓越,必须先从简单的ABC开始,从5S这种基础管理抓起。
现场诊断
通过现场诊断发现,A集团经过多年的现场管理提升,管理基础扎实,某些项目(如质量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现场问题主要体现为三点:
1.工艺技术方面较为薄弱。现场是传统的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工序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场堆积了大量半成品,生产效率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细节的忽略。在现场随处可以见到物料、工具、车辆搁置,手套、零件在地面随处可见,员工熟视无睹;
3.团队精神和跨部门协作的缺失。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大量的互相推诿、扯皮现象,工作更缺乏主动性,而是被动的等、靠、要。
解决方案
“现场5S与管理提升方案书”提出了以下整改思路:
1.将5S与现场效率改善结合,推行效率浪费消除活动和建立自动供料系统,彻底解决生产现场拥挤混乱和效率低的问题;
2.推行全员的5S培训,结合现场指导和督察考核,从根本上杜绝随手、随心、随意的不良习惯;
3.成立跨部门的专案小组,对现存的跨部门问题登录和专项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梳理矛盾关系,确定新的流程,防止问题重复发生。
根据这三大思路,我们从人员意识着手,在全集团内大范围开展培训,结合各种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5S氛围;然后从每一扇门、每一扇窗、每一个工具柜、每一个抽屉开始指导,逐步由里到外、由上到下、由难到易,经过一年多的全员努力,5S终于在A集团每个员工心里生根、发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项目收益
1.经过一年多的全员努力,现场的脏乱差现象得到了彻底的改观,营造了一个明朗温馨、活性有序的生产环境,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2.员工从不理解到理解,从要我做到我要做,逐步养成了事事讲究,事事做到最好的良好习惯;
3.在一年多的推进工作中,从员工到管理人员都得到了严格的考验和锻炼,造就一批能独立思考、能从全局着眼,具体着手的改善型人才,从而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4.配合A集团的企业愿景,夯实了基础,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塑造了公司良好社会形象,最终达到提升人员素质的目的。
编辑本段扩展阅读
6s管理
在5s活动的基础上,有的人提出了6s管理活动,记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基础上增加了“自检”,即每日下班前作自我反省与检讨,目的是1.总结经验与不足 2.判定一至两种改进措施 3.培养自觉性、韧性和耐心,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3]
8S管理
8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学习(STUDY)八个项目,因其古罗马发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8S。 8s管理法的目的,是使企业在现场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素养,消除安全隐患、节约成本和时间。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3S管理
随着管理的不断完善和精细,5S管理的内容也不断地被扩充,已经逐步发展到13S,即在5S的基础上增加安全、节约、服务、满意、坚持、共享、效率、学习。其实,无论怎么变化,5S其实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