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医疗器械6大行业投资方向
一、医疗人工智能子行业
创新医疗人工智能子行业投资方向:医疗人工智能是医疗未来发展的方向。同其他行业相比,医疗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较好,医疗行业痛点明显,例如高端医疗人才缺乏、资源分布不平衡、医疗成本高等;数据电子化程度较高、数据较集中且质量较高;较多应用场景可以实现相对标准化,如医学影像等。基于目前的观察,医学影像和医学虚拟助理的人工智能会相对成熟一些,有些标的值得关注。
二、心脑血管子行业
创新心脑血管子行业投资方向:心血管植入医疗器械热点相对较多,支架不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比较关注的创新方向集中在经导管瓣膜介入、冠心病诊断类器械、心脏起搏器、药物球囊、射频消融器械和心脏封堵器等几个方向。
三、肿瘤相关器械子行业
创新肿瘤相关器械子行业投资方向:曾经热过一段时间的肿瘤消融设备,包括冷冻、射频、微波和激光等风光不再。在放疗领域,质子重离子技术国内企业要有所突破尚需较长时间的积累。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企业值得关注,但需要重点考察研发和生产高能机的能力。伽马刀基于自身技术的限制,市场空间有限,并不是我们关注的投资方向。此外,近年来肿瘤介入增长迅速,新型载药微球值得关注,微球输送系统耗材或许是未来新的市场增长点,但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四、体外诊断的子行业
相比于国外成熟市场,中国的体外诊断试剂行业规模目前还相对较小。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但是体外诊断试剂领域的份额却只占了全球的4%,中国体外诊断产品的人均年使用量为1.5美元,而发达国家人均使用量为25到30美元。中国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发展总体表现出的特点是市场大,但市场潜力更大。因此,体外诊断试剂是医疗器械行业投融资中炙手可热的一块。
创新体外诊断的子行业投资方向:
一滴血,一口气、一口沫,可以实现对疾病的全面检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在合适的切入口找到有效、靠谱的检验手段是投资这一领域的难点。分子诊断和即时检验(POCT)仍然的是创新主要方向。在分子诊断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改变整体分子诊断格局。例如,基因测序的测序服务正在面临新一轮的洗牌,拥有自己的数据库、核心算法和临床解读能力的公司将有机会突围。基因测序上游相关试剂的国产化也将是重要机会。肿瘤的伴随诊断目前市场教育已经基本成熟,是值得投资的方向之一。
五、外科、骨科器械子行业
创新外科、骨科器械子行业投资方向:鉴于国内巨大的骨科市场成长空间以及骨科企业多、小、弱的特点,未来骨科版块仍是医疗器械行业投融资的热门版块。手术机器人无疑仍是重要方向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资本的过度追逐,价格偏离价值的现象比较严重。3D打印结合生物材料也是最为看好的方向之一。
六、影像设备子行业。创新影像设备子行业投资方向:
对通用型的大型设备而言,诸如CT、磁共振、PET-CT等领域,目前优秀的早期项目比较少,且估值偏高。我们比较看好细分领域的影像设备,尤其是具有自身应用场景的独有硬件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细分领域,例如乳腺癌超声、牙科锥束CT等方向。此外,我们对掌握核心技术等影像核心部件上游企业也比较看好。
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3,700亿元。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左右。其中影像设备、体外诊断和高值耗材占据医疗器械市场的前三大部分,分别占到总市场规模的19%、16%及13%。政策,市场和新技术依然是影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2018年六大创新医疗器械投资方向:影像设备子行业,体外诊断的子行业,心脑血管子行业,肿瘤相关器械子行业,外科、骨科器械子行业,医疗人工智能子行业。